记录黑客技术中优秀的内容,传播黑客文化,分享黑客技术精华

美政府考虑针对中国产业补贴行为展开调查

2021-09-14 03:12

科技战略


美政府考虑针对中国产业补贴行为展开调查

据美国之音9月11日消息,拜登政府正在考虑依据美国贸易法“301条款”对中国的补贴行为及其“对美国经济的损害”展开新调查,以此在贸易问题上向中国施压。9月10日,包括美贸易代表戴琪、商务部长雷蒙多在内的拜登主要经济顾问共同商议了可能的调查事宜。他们还将讨论2020年1月与中国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及其执行机制,及对被加征关税的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可能采取的下一步行动。美政府还希望与欧盟、日本和其他亚洲盟友合作,在世贸组织内部纠集各方支持,来对抗中国的补贴举措。据悉,美政府将把对中国采取行动可能造成的任何连带损失,及中国潜在的报复可能对美就业者和农民产生的影响都考虑在内。调查将需数月完成,但美官员表示可能不需等太久。


加拿大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打压中国电信企业

据环球网9月13日消息,加拿大政府以“危害加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中国移动公司剥离其在加拿大子公司的股份。9月11日,中国移动加拿大公司要求联邦法院撤销最近的决定,称加政府毫无理由指责该公司会“损害加拿大安全,或代表中国政府从事间谍活动”,政府的动机至少有部分是出于“当前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和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普遍偏见”。中国移动加拿大公司成立于2015年,提供移动通信服务。据悉,对于加政府的要求,该公司称其在加不拥有也不运营任何传输设施,缺乏对任何关键基础设施的特权或直接访问,不可能对加国家安全造成危害,如加拿大政府不搁置该要求,公司将被迫离开加拿大市场。


美众议院科学委员会预算草案向NIST拨款近12亿美元用于信息和新兴技术研发

据Meritalk网站报道,美众议院科学、空间和技术委员会于9月9日完成了3.5万亿美元和解方案的立法语言标记,并在该措施中包括向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提供近12亿美元的资金,用于网络安全和其他新兴技术研究。该委员会的法案还包括用于NASA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安全的700万美元。这两笔预算只是该委员会根据和解法案指令负责的455.1亿美元中的一小部分。委员会主席埃迪·伯尼斯·约翰逊(Eddie Bernice Johnson)认为,该投资将引领美国研发进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并有助于确保美国在未来几十年的竞争力。委员会拨给NIST的11.95亿美元将用于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一些新兴技术研究领域的科学和技术研究。NASA的700万美元用于网络安全措施。此外,还将向NASA拨款40亿美元用于改善其基础设施,3.88亿美元用于支持现有的气候变化研究和开发项目。法案仍需获得众议院全体议员和参议院的批准。据悉,众议院委员会已接到指示,不要通过任何不太可能获得参议院批准的法案,以使立法进程更加顺利。


信息


美国与欧盟的“数据跨大西洋传输”谈判取得进展

据华尔街日报9月11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和欧盟官员在“数据跨大西洋传输”方面取得进展,这对Facebook等跨国公司的业务发展至关重要。美国和欧盟的代表即将在布鲁塞尔展开谈判,双方希望通过解决严格的欧盟隐私法和美国监控措施之间长期存在的冲突,来避免跨国公司数据传输中断。2020年,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DPC)向Facebook发出停止向美国传输欧盟用户数据的初步命令。随后,爱尔兰高院驳回了Facebook对DPC初步数据传输决定的所有程序性申诉。


意大利要求Facebook提供关于其智能眼镜的隐私说明

据新浪科技9月12日消息,意大利数据保护机构近日表示,已要求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就其最新推出的智能眼镜做出说明,以评估该产品是否符合隐私法。Facebook的这款智能眼镜Ray-Ban Stories,与雷朋公司合作开发,佩戴者可以听音乐、接听电话以及拍摄照片和短视频,并且还可以通过Facebook服务中的配套app进行分享。为了保证隐私安全,Facebook团队表示,当该产品开始录制视频时,会有LED灯亮起以告知周围的人。意大利当局表示,希望了解 Facebook为保护被拍摄的人(尤其是儿童)而采取的措施、用于匿名收集数据的系统以及连接到眼镜的语音助手等功能。此前,谷歌也曾推出过一款测试版智能眼镜,但由于公众对隐私安全的担忧,谷歌已暂停了对该款产品的销售。


爱尔兰一人权组织称爱尔兰是欧盟GDPR执行的“最大瓶颈”

据金融时报网,爱尔兰人权组织“爱尔兰公民自由委员会”称,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是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执行的“最大瓶颈”。谷歌、脸书、苹果、微软和推特的欧洲总部都设在爱尔兰都柏林,因此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是主要负责监管这些科技巨头的欧盟监管机构。然而,在164起关于严重隐私滥用的投诉中,尚有98%未得到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的判决,这使得欧盟境内多起涉及科技巨头的跨境案件因爱尔兰没有提交决定而陷入困境。爱尔兰对监管大型科技公司的犹豫不决受到了其他几个欧洲国家的批评,包括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相比之下,西班牙等其他数据保护预算更少的国家正做出超过爱尔兰的努力。


日本奥林巴斯公司遭大规模勒索软件攻击

据TechCrunch网9月13日消息,日本光学设备公司奥林巴斯遭大规模勒索软件攻击,欧洲、中东和非洲分支机构的计算机网络受到影响。据称,该次勒索软件公司由勒索软件组织“BlackMatter”发起。BlackMatter这样的勒索软件组织通常会在加密之前从公司的网络中窃取数据,并威胁公司称,如果不支付用于解密文件的赎金,就会在线发布文件。奥林巴斯公司称,正在评估问题的严重程度,并将在取得进展后及时公布。


生物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新型基因编辑系统OMEGA

据生物谷官网9月12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研究所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类新的可编程DNA编辑系统,称为OMEGA(Obligate Mobile Element Guided Activity),可能天然存在于细菌基因组中。OMEGA起源于细菌,体积约为Cas9的30%,比体积较大的DNA切割酶更容易被递送到细胞中,它由小片段RNA引导到靶向目标,可以迅速适应不同用途,或为开发更多类型的可编程工具铺平道路,有望推动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下一次革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期刊。


美国务院和HHS官员发布《加强全球卫生安全和改革国际卫生条例》报告

据潘多拉报告9月10日消息,美国务院和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官员发布《加强全球卫生安全和改革国际卫生条例》报告。报告指出,后疫情时代,有效的全球卫生保障体系分为4个关键部分,第一,对重要的全球机构进行现代化改造,从世卫组织(WHO)开始;第二,加强国际法律和规范,较早制定的协议或需修改;第三,动员持续的资金;第四,加强全球治理,强调透明度和问责机制。报告就修订《国际卫生条例》(IHR)提出几项建议,通过分级分区健康警报系统,制定行动的早期预警触发因素;加快信息共享;定期会议,共同解决紧迫问题;支持WHO的快速评估和反应,提高其紧急委员会提供指导的有效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期刊。


美国陆军研发出提高电子性能的新型生物材料

据国防科技要闻9月10日消息,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与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开展联合项目,进行合成生物学研究,加快用于生物电子和其他应用的特殊材料研发,并将其应用到军事相关环境和系统中。研发人员采用生物测速技术,从细胞展示库中将细胞分配到目标材料上,而后清洗材料以去除所有未结合细胞,重复此过程,直至保留所有能与目标物质强力结合的细胞。再使用可获得更高水平的剪切力的离心式微流控平台,利用离心力去除未结合细胞,更精确地分离粘合剂。此种新型材料可为未来士兵提供新型作战能力和平台,有助于在战场上取胜。


能源


美印重启战略清洁能源伙伴关系,将开展一系列合作

据前沿材料9月13日消息,美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与印度石油天然气及住房城市事务部长Hardeep Puri共同宣布重启美印战略清洁能源伙伴关系(SCEP),以加强两国的气候和清洁能源合作。双方同意在五个领域开展合作,包括:电力和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油气、可持续增长,以及新兴燃料。此外,双方同意继续开展清洁能源前沿研究和开发,发挥民用核能工作组的作用,继续推进民用核能创新。


美能源部为生物燃料项目提供6470万美元,以减少运输行业碳排放

据美能源部官网9月9日消息,美能源部宣布在可持续航空燃料挑战(SAF)框架下为22个低碳生物燃料项目提供6470万美元资金,以替代飞机和船舶等重型运输行业的石油燃料,减少碳排放。同时,美能源部与美农业部签署了备忘录,合作进行所需的研究、开发和示范,以实现2030年供应30亿加仑可持续航空燃料、2050年供应100%行业所需燃料。美能源部表示,重型运输行业难以实现电气化,该行业脱碳是美国实现净零排放的重点任务。此次资助的22个项目包括:降低从玉米秸秆生产可发酵糖的成本和碳强度、将异丁醇发酵与膜分离系统相结合,以及设计一个将垃圾填埋场气体转化为燃料的示范工厂等。


海洋


俄海军核潜艇在北极演习发射“花岗岩”导弹

据新浪军事9月13日消息,俄罗斯北方舰队近日称,其949A型“安泰”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奥廖尔”号在北极演习期间发射了“花岗岩”反舰导弹,扮演假想敌的大型水面舰艇靶船位于该潜艇100多公里以外。据悉,“花岗岩”反舰导弹于1970年代在P-500导弹基础上开发而来,是一种采用涡喷发动机的重型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战斗部可载750公斤的常规炸药或者50万吨级TNT当量的核弹头,打击距离达625公里,旨在美军航母打击圈外对其发起攻击。


美海军组建人工智能和无人系统特遣部队

据国防科技要闻9月13日消息,美国海军第5舰队近日在中央司令部组建了第59特遣部队,主要负责新技术测试和系统集成,目标是将人工智能技术集成至各领域的无人系统中。报道称,该特遣部队有望在2022年初举行的国际海事演习(IMX)中发挥关键作用。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未来号”科考船前往北极科考

据广海局9月10日消息,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未来号”科考船近日启程前往北冰洋,开展第19次北极科考。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北极海冰加速缩减,反过来又影响着地球气候系统。多国政府针对此背景提出了新的北极研究计划,以应对地球气候与海洋的变化。日本此次科考意在创建北极综合观测数据集,从而阐明洋流、大气与海洋化学物质的循环过程,以及海水酸化及海洋生态系统变化过程。


德国公司推出新型海底采矿技术,可降低采矿作业对深海环境的影响

据广海局9月10日消息,德国机械制造商BAUER和船舶管理公司Harren&Partner合资成立了一家海底矿业服务公司,将研发和改进在船舶上应用垂直沟槽切割技术,并推广到海底采矿领域。该技术将切割机固定在海底,通过设置保护环,可减小和控制切割固体矿产过程中沉积物的扩散,并配置矿石容器以吸入细粒沉积物和切割碎屑,分离、过滤、释放干净的海水,可以在很大程度降低采矿作业对深海环境的影响。


英国研发出人工智能海冰预测系统

据广海局9月10日消息,英国南极调查局和艾伦图灵研究所将数十年海冰平面观测数据及数千年气候模拟数据输入电脑,基于深度学习开发出一套人工智能海冰预测系统。此系统可预测未来六个月海冰平均覆盖率,且在预测未来两个月内是否会出现海冰的准确率接近95%。该系统提高了海冰预测的范围,准确性优于目前最先进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小组将进一步提高系统预测精度以达到每日预报的要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


航空


美国防部发布新版《无人机系统采办与运营指南》

据国防科技要闻9月13日消息,美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签署了更新版《无人机系统采办与运营指南》。据悉,此次主要更新内容包括:一是全方位支持美军无人机发展,更新后的政策将为所有美军无人机提供多部门“无差别”(无论其大小、重量以及性能)指导;二是外国制造的商用小型无人机被列为首要威胁,美国防部将继续遵守《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有关限制采购国外商用无人机的规定,降低商用小型无人机构成的威胁;三是加快无人机技术发展,更新后的政策将使美国防部能够利用现有成熟的商用无人机市场加速美军无人机技术进步。


航天


美国“毅力”号火星漫游车采样分析表明,火星曾长期存在液态水

据环球科学9月13日消息,NASA科学家对“毅力”号火星漫游车在Jezero火山口采集的火星岩石样本分析认为,Jezero火山口地区曾长期存在地下水。NASA科学家称,岩石样本中含有的盐可能是地下水流经岩石时产生的,也有可能是液态水蒸发后留下的。NASA研究人员表示,将等待这些岩石样本送回地球后进行深入分析,将可重建出采样地点的环境演变历史,这将有助于回答火星上液态水的历史性问题。


朝鲜试射远程巡航导弹

据朝中社9月13日消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院于9月11日和12日成功对新开发的远程巡航导弹完成试射。报道称,远程巡航导弹在朝鲜境内沿着预定的椭圆及八字形轨道飞行,共飞行7580秒,精确打击了设定在1500千米范围内的目标。朝中社表示,远程巡航导弹是在完成八大提出的国防科学发展及武器系统开发5年计划的重点目标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武器;过去两年来,该导弹的开发工作根据科学而可靠的武器系统开发工序得到稳步推进,在此过程中成功进行了细节部分试验、数十次发动机地上点火试验、各种不同的试飞、制导试验、战斗部威力试验等。


美太空司令雷蒙德称,美国正面临来自中国的“太空威胁”,将通过联合盟国予以应对

据微视航天9月12日消息,美太空军总司令约翰·雷蒙德接受电话采访时称,中国已建造“能够逆向干扰GPS系统的一切东西,可对通信卫星实施干扰”;中国“拥有可以从地面发射并摧毁卫星的导弹”;中国正在研制带有机械臂的“杀手卫星”,还计划部署反卫星导弹和设备来干扰GPS服务。雷蒙德认为,美国在太空领域正面临着来自中国的“全方位威胁”,需要通过盟国合作予以应对。雷蒙德还认为,盟国应提高情报共享的速度和精度,并继续扩大军事演习,为国家安全紧急情况做好准备。


新材料


新型催化剂可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的反应过程

据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网站9月10日消息,美国能源部(DOE)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将氧化铯、铜和氧化锌结合在一起形成紧密接触的结构,可催化将二氧化碳(CO2)转化为乙醇(C2H6O)的反应过程。三种组分中没有一种能够单独催化二氧化碳到乙醇的转化反应,也不能成对催化,但当三种组分以某种形式聚集在一起时,为碳-碳键的形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使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成为可能。该研究的另一个目标是找到一种理想的催化剂,用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的“高级”醇,未来更适用于工业应用和商品生产。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MAX相陶瓷在室温下可自愈裂缝

据NewAtlas 9月10日消息,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碳化铬铝陶瓷中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自我修复机制,可以在室温下减缓裂纹扩展甚至愈合裂纹。这类陶瓷被称为MAX相陶瓷,由交替的材料层组成,这种结构使其具有愈合能力,当裂缝开始出现时,在不同的层之间会形成称为“扭结带”(kink-bands)的缺陷。在压力作用下,“扭结带”中的晶体会旋转,这有助于阻止裂缝进一步扩散,甚至能愈合裂缝。研究人员表示,这种陶瓷可能对修复高压下材料中形成的裂缝有效,例如喷气发动机、高超音速飞行器和核反应堆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先进制造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用于下一代软机器人的软组件

据TechXplore 9月9日消息,哈佛大学约翰·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电动软阀来控制液压软执行器,这些阀门可用于辅助和治疗设备、仿生软机器人、软抓手、手术机器人等。研究团队开发了新的电动动态介电弹性体执行器(DEA),具有超高功率密度、重量轻、可运行数十万次等特点。该团队将这些新的DEA与软通道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用于流体控制的DEA软阀。研究人员演示了利用DEA软阀对不同容积的液压执行器的控制,并实现了对由单个压力源驱动的多个执行器的独立控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知识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OTExNDY1NQ==&mid=2651584848&idx=2&sn=a888b489f6fe6e7489a480d7a7d0677d

阅读:311080 | 评论:0 | 标签:中国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复制链接地址

“美政府考虑针对中国产业补贴行为展开调查”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黑帝公告 📢

十年经营持续更新精选优质黑客技术文章Hackdig,帮你成为掌握黑客技术的英雄

🙇🧎¥由自富财,长成起一↓

标签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