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范松涛
郝海生
论文引用格式:
范松涛, 郝海生. 基于模型操作系统的航天器数字孪生系统技术研究[J].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47(9):8-15.
基于模型操作系统的航天器数字孪生系统技术研究
范松涛1 郝海生2
(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94;2.精航伟泰测控仪器(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94)
摘要:数字孪生技术目前已得到全球各领域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基于MBSE的数字孪生技术的研究更是国际系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数字孪生技术落地实践过程中普遍遇到的共性问题是数字孪生系统都是专用系统,缺乏通用性;同时,构建的相关数字孪生体模型缺乏统一的运行格式标准,因此无法在不同用户间复用,造成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从操作系统设计原理入手,为数字孪生体模型统一运行平台的构建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并以卫星的数字孪生系统构建为例验证模型操作系统对于构建数字孪生系统的通用性与普适性。
关键词:模型操作系统;卫星;数字孪生体;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
中图分类号:V46;V57 文献标识码:A
引用格式:范松涛, 郝海生. 基于模型操作系统的航天器数字孪生系统技术研究[J].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47(9):8-15.
doi: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9.002
0 引言
数字孪生技术目前已得到全球各领域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的数字孪生技术的研究更是国际系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国内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五代机和大飞机等大工程系统的背景下均大力发展MBSE,而在MBSE的工程实施过程中最核心的关键一环是系统数字孪生体的设计与仿真验证。没有数字孪生体设计与仿真验证的研制过程难以实现MBSE,只是割裂基于模型(Model Based,MB)与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SE)内在统一性的孤立模型的集合。很多单位在试点实践MBSE的过程中普遍遇到的共性问题就是利用系统建模语言(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SysML)建立了数量庞大的需求模型以及设计分析模型,但系统实现阶段仍使用传统的基于文档驱动的系统工程方法,这种做法获得的MBSE收益很少,反而造成研发团队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由此形成一系列沉重而难以复用的模型资产负担。模型设计人员由于模型设计成果难以在系统实现阶段发挥效力,导致其对系统建模的价值与目标产生怀疑与动摇,使MBSE落地实践阻力重重。
MBSE中的系统数字孪生体模型的设计与仿真验证工作主要是为了尽可能逼近数字孪生体模型对应的物理实物的信息域以及物理域的属性,会涉及多维多域模型的混合设计和仿真工作,除此之外,还需加上时域上的同步问题,即使对工程问题进行近似、转换、归一等简化处理,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业界传统的解决方案是搭建一体化设计仿真平台,将多种建模仿真工具软件进行集成,利用数据软总线的方式打通工具间的接口,实现平台内工具软件的互联互通。但该技术路线目前进展十分缓慢,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工具视角的解决方案难以成为模型统一的运行平台,无法形成模型生态;多个工具的集成互联难度极大,包括接口的互联互通、解算器的同步以及系统模型的调试;缺乏模型运行态标准,导致同一类模型针对不同工具反复开发;无法满足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仿真场景。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模型操作系统概念与设计原理,设计了面向数字孪生时代的数字孪生体模型运行所需的一种操作系统架构,为解决MBSE的数字孪生技术落地实践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仿真工具视角的模型操作系统创新解决方案,同时在文中以互联网卫星数字孪生系统的构建为应用案例来验证模型操作系统对于构建数字孪生系统的通用性与普适性。
1 模型操作系统的定义、架构及特点
1.1 模型操作系统的定义与架构
模型操作系统(Model Operating System,ModelOS)是运行于操作系统之上的一种元操作系统(Meta Operating System),为数字孪生体模型提供统一的运行与管理平台。模型操作系统为数字孪生体模型中各尺度子数字孪生体模型以及信息域、能量域、物质域的多维度模型提供统一的运行与同步管理机制,并在数字时空中完整映射对应物理实体的信息流、能量流以及物质流的变化过程。模型操作系统为数字孪生体模型提供三维几何空间管理以及统一的时间管理,并实现信息物理系统抽象层为数字孪生体模型与对应物理实体的实时数字孪生映射提供虚实数据交互机制,其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本文刊于《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年 第9期
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定位于“信息通信技术前沿的风向标,信息社会政策探究的思想库”,聚焦信息通信领域技术趋势、公共政策、国家/产业/企业战略,发布前沿研究成果、焦点问题分析、热点政策解读等,推动5G、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引导国家技术战略选择与产业政策制定,搭建产、学、研、用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官网开通啦!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信息化建设水平,为广大学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刊于2020年11月18日起正式推出官方网站,现已进入网站试运行阶段。我们将以更专业的态度、更丰富的内容、更权威的报道,继续提供有前瞻性、指导性、实用性的优秀文稿,为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你“在看”我吗?